精彩小说尽在安得书阁!手机版

安得书阁 > 军事历史 > 西州定汉

西州定汉

秋一语 著

军事历史连载

“秋一语”的倾心著陈砚马超是小说中的主内容概括:现代历史系毕业生陈砚意外穿越东汉末投身西州马腾麾彼时凉州战乱频马腾阵营内忧外外有曹操、袁绍等诸侯环内有羌胡杂处、粮草匮乏之陈砚无金手指傍仅凭对历史走向的认知与现代基础学谨慎立足助马腾安抚羌胡部整合凉州资改良耕作之法以充军优化练兵之术强化西州铁骑战更力劝马腾避祸长远离曹操掌控的中枢漩他辅佐马超、马岱兄弟成串联凉州、关中、巴蜀之制定“稳西州、联刘表、拒曹操、图中原”的渐进战略官渡之战、赤壁之战等关键节陈砚屡献务实之助马腾阵营逐步摆脱困从偏安凉州的势成长为逐鹿天下的劲一路历经沙场喋血、朝堂博弈、人心向背的考陈砚与马氏父子并以凡人之智、铁血之逆势改写历终图一统河复归汉家太

主角:陈砚,马超   更新:2025-11-13 09:04:40

继续看书
分享到:

扫描二维码手机上阅读

西州投腾朔风卷着砂砾,像无数把细碎的刀子,刮在脸上生疼。

陈砚猛地睁开眼,胸口剧烈起伏,喉咙干得像是要冒烟。

入目不是熟悉的出租屋天花板,而是粗糙的麻布帐篷顶,被风刮得猎猎作响,漏进几缕昏黄的光。

身下是铺着干草的土炕,硬邦邦的,混着一股浓重的汗味、草料味,还有一丝若有若无的血腥味。

“水……水……” 他沙哑地开口,声音干涩得几乎不成调。

旁边传来一阵窸窸窣窣的响动,一个粗粝的嗓音响起:“醒了?

这娃命还挺硬,被羌人骑射扫到,竟没丢了性命。”

陈砚艰难地侧过头,看到一个穿着短褐、皮肤黝黑的汉子,约莫三十多岁,脸上带着几道浅浅的刀疤,正端着一个陶碗凑过来。

碗沿沾着泥垢,里面是浑浊的水,却让他像是看到了救命稻草。

他撑着胳膊坐起身,动作牵扯到后背的伤口,疼得他倒吸一口凉气。

低头看去,身上的现代衣物早己不见,取而代之的是一件破烂的粗布短打,后背缠着厚厚的布条,渗着暗红的血迹。

“多谢……兄台。”

陈砚接过陶碗,顾不得许多,仰头大口吞咽。

浑浊的水带着土腥味,却极大地缓解了喉咙的干渴,让他混沌的脑子清醒了几分。

他不是在图书馆查资料吗?

为了写一篇关于三国凉州势力的论文,他泡了一整天,临走时不小心撞翻了书架,额头被掉落的书籍砸中,再醒来就到了这里。

短褐汉子看着他狼吞虎咽的样子,咧嘴笑了笑,露出两排黄牙:“慢点喝,别呛着。

你是从哪边逃过来的?

看穿着不像本地人,也不像羌胡。”

“我……” 陈砚顿了顿,快速思索着说辞。

他不能说自己来自千年之后,只能编个借口,“我本是关中人士,家乡遭了兵祸,爹娘都没了,一路向西逃难,没想到遇到羌人劫掠,多亏……多亏贵军相救。”

他说得半真半假,脸上带着恰到好处的惶恐与悲戚。

历史系毕业的他,对东汉末年的战乱早有认知,关中自董卓之乱后便是人间炼狱,流民西起,他这个说法倒是合情合理。

短褐汉子叹了口气,脸上的笑容淡了下去:“这年头,难啊。

关中乱,凉州也不安生,羌胡反复,盗匪横行,能活下来就不容易。”

他指了指帐篷外,“这里是镇西将军马公的军营,我们是他麾下的士卒,昨日在边境巡查,救下了你和几个流民。”

马公?

镇西将军?

陈砚的心脏猛地一跳,一个名字脱口而出:“马腾?”

“正是!”

短褐汉子眼中闪过一丝敬意,“除了马公,谁还能在这西州之地稳住局面,护着我们这些百姓和士卒?”

真的是马腾!

真的来到了三国时期,而且还身在马腾的军营里!

陈砚的心情瞬间复杂到了极点。

惊喜、惶恐、茫然,还有一丝难以言喻的激动。

他研究过马腾,这位凉州豪强,出身微末,却凭借过人的胆识和威望,整合了凉州部分汉、羌势力,成为一方诸侯。

但历史上的马腾,最终却因为卷入衣带诏事件,被曹操诱杀于许都,儿子马超起兵复仇,却屡战屡败,最终投靠刘备,郁郁而终,马氏一族的辉煌如同流星划过,转瞬即逝。

而现在,他来了。

没有金手指,没有系统,只有一脑子的历史知识和一些现代的基础常识。

他能改变什么吗?

还是只能像历史上的无数流民一样,在这乱世中随波逐流,艰难求生?

“看你不像个庄稼人,倒像是识过字的?”

短褐汉子见他神色变幻,忍不住问道。

陈砚定了定神,点了点头:“幼时曾跟着先生读过几年书,认识几个字。”

这倒是实话,他不仅识字,还熟读史书,尤其是三国史。

“那可太好了!”

短褐汉子眼睛一亮,“我们军营里,识字的人可不多。

你既然醒了,伤势也不算太重,等缓两天,我带你去见队率,说不定能让你在营中做个记室,总比跟着流民受苦强。”

陈砚连忙道谢:“多谢兄台相助,大恩不言谢。

还未请教兄台高姓大名?”

“我叫王二,你叫我王大哥就行。”

王二摆了摆手,语气爽朗,“都是苦命人,互相帮衬是应该的。

你刚醒,身子虚,再躺会儿,我去给你拿点吃的来。”

王二走后,帐篷里又安静了下来。

陈砚靠在干草上,后背的伤口依旧隐隐作痛,但他却毫无睡意。

他仔细打量着这个帐篷,里面很简陋,除了几张铺着干草的土炕,就只有角落里堆着的几件破旧铠甲和几杆长矛,矛尖锈迹斑斑,显然是用了有些年头了。

帐篷外,传来士兵们的吆喝声、兵器碰撞声,还有战马的嘶鸣,偶尔还能听到几句带着浓重凉州口音的交谈,夹杂着一些他听不懂的羌语。

这一切都在提醒他,这里不是现代,而是一个战火纷飞、人命如草芥的乱世。

他知道马腾阵营的困境。

凉州地处边陲,土地贫瘠,粮草匮乏,而且汉、羌杂处,矛盾重重,内部并不稳固。

外部则强敌环伺,东有曹操、袁绍等中原诸侯,南有刘璋、张鲁,西有羌胡部落,想要在这样的环境中立足,己是不易,更别说逐鹿天下,统一全国了。

但他既然来了,总不能坐以待毙。

他想试试,凭借自己对历史走向的了解,能不能帮马腾避开那些致命的陷阱,能不能让这支西州铁骑真正崛起,能不能改写马氏一族的命运,甚至……改写这个乱世的格局。

当然,这一切都得建立在他能在马腾阵营立足的基础上。

他现在一无所有,只是个来历不明的流民,想要获得马腾的信任,获得话语权,难如登天。

不多时,王二端着一个陶盆回来了,里面是几块粗糙的麦饼和一碗稀粥,稀粥里飘着几颗野菜,几乎看不到米粒。

“军营里粮草紧张,就这些了,先垫垫肚子。”

王二把陶盆递给他。

陈砚接过,麦饼又干又硬,剌得嗓子生疼,稀粥也没什么味道,但他还是狼吞虎咽地吃了下去。

在这乱世,能有口吃的,就己经是万幸了。

接下来的几天,陈砚一边养伤,一边跟着王二熟悉军营的情况。

这是一支典型的凉州军队,士兵大多是本地人,性情剽悍,能征善战,但军纪相对松散,武器装备也比较简陋。

营中不仅有汉人士兵,还有不少羌人,他们穿着与汉人不同的服饰,语言不通,彼此之间似乎有着一道无形的隔阂。

陈砚还发现,军营里的卫生条件极差,粪便随意堆放,伤员的伤口处理也很粗糙,只是简单地用布条包扎,很多人因此感染发炎,甚至丢了性命。

粮草储备也确实如王二所说,十分紧张,士兵们顿顿都是稀粥配麦饼,很难见到荤腥,这无疑会影响军队的战斗力。

这些问题,在他看来都是可以改进的。

比如改善卫生条件,减少伤员感染;比如优化粮草储存方式,减少浪费;比如加强汉、羌士兵之间的沟通,化解矛盾。

但他现在人微言轻,根本没有机会把这些想法说出去。

几天后,陈砚的伤势好了大半,王二果然履行承诺,带着他去见了队率。

队率是个五十多岁的老兵,名叫赵勇,脸上沟壑纵横,眼神锐利,一看就是从尸山血海里爬出来的。

赵勇上下打量了陈砚一番,问道:“你叫什么名字?

哪里人?

识字?”

“回队率,小人陈砚,关中人士,幼时曾读过几年书。”

陈砚躬身回答,态度恭敬。

“关中流民?”

赵勇皱了皱眉,“如今关中战乱,流民遍地,你能逃到这里,也算幸运。

既然识字,那就去帐下做个记室吧,负责记录士兵的伤亡、粮草的出入,若是做得好,日后自有封赏。”

“谢队率栽培!”

陈砚心中一喜,连忙道谢。

虽然只是个小小的记室,但总算在军营里有了一个正式的身份,有了接触上层的机会。

就这样,陈砚成了马腾军营里的一名普通记室。

他每天的工作很繁琐,记录士兵的花名册,统计粮草、兵器的数量,整理各类文书。

这份工作虽然枯燥,但却让他有机会更深入地了解马腾阵营的内部情况。

他发现,马腾麾下的军队虽然勇猛,但缺乏有效的训练体系,士兵们大多是凭借勇力作战,战术配合相对匮乏。

粮草管理也十分混乱,浪费现象严重,而且由于凉州生产力低下,粮草供应时常中断,这是制约军队发展的最大瓶颈。

更让他担忧的是,汉、羌之间的矛盾。

马腾虽然试图安抚羌人,吸纳羌人加入军队,但汉人士兵对羌人多有猜忌,羌人士兵也觉得自己受到排挤,双方时常发生摩擦,甚至斗殴。

这种内部的不团结,无疑是致命的隐患。

陈砚知道,想要在马腾阵营站稳脚跟,获得重视,必须拿出实实在在的功绩。

仅仅做好记室的工作是不够的,他需要抓住机会,提出有价值的建议,解决实际存在的问题。

机会很快就来了。

这一天,陈砚正在整理粮草出入的账目,突然听到帐外传来一阵激烈的争吵声,夹杂着拳脚相加的闷响。

他连忙放下手中的毛笔,走出帐外查看。

只见十几名汉人士兵和几名羌人士兵扭打在一起,双方都红着眼,下手毫不留情。

周围围了不少看热闹的士兵,有人煽风点火,有人议论纷纷,却没人上前劝阻。

“住手!

都给我住手!”

陈砚见状,心中一紧,连忙上前大喝。

但他一个文弱书生模样的记室,根本没人理会。

一名汉人士兵一拳砸在羌人士兵的脸上,将对方打倒在地,还要上前踹踢。

陈砚来不及多想,冲上前一把抱住那名汉人士兵的胳膊:“别打了!

再打就要出人命了!”

那名汉人士兵回过头,见是一个不起眼的记室,顿时怒喝道:“哪里来的黄口小儿,也敢管爷爷的事?

这几个羌蛮子偷了我们的口粮,难道不该打?”

旁边的羌人士兵虽然听不懂汉语,但也看出陈砚是在阻拦,其中一个身材高大的羌人怒吼一声,挥拳就向陈砚打来。

陈砚吓得连忙躲闪,幸好他反应较快,堪堪避开。

就在这混乱之际,一个沉稳的声音响起:“何人在此喧哗斗殴?”

声音不大,却带着一股威严,让混乱的场面瞬间安静了下来。

众人纷纷回头,只见一名身着铠甲、面容刚毅的青年将军走了过来,身后跟着几名亲卫。

青年将军约莫二十岁出头,身高八尺,虎背熊腰,眼神锐利如鹰,自带一股慑人的气势。

陈砚心中一动,认出了此人。

根据史书记载和眼前的形象,这分明就是马腾的长子,日后威震天下的锦马超!

“少将军!”

周围的士兵纷纷躬身行礼,刚才斗殴的士兵也都停下了手,低着头不敢说话。

马超的目光扫过众人,最后落在地上散落的口粮和双方脸上的伤痕上,眉头皱起:“为何斗殴?”

刚才那名汉人士兵连忙上前,指着羌人士兵说道:“回少将军,这几个羌蛮子偷了我们的口粮,我们找他们理论,他们还动手打人!”

羌人士兵们虽然听不懂,但看到汉人士兵指着自己,也纷纷比划着,嘴里说着羌语,神色激动。

马超脸色一沉,看向旁边的一名懂羌语的汉人军官:“问清楚,到底是怎么回事。”

那名军官连忙上前,与羌人士兵交流了几句,然后回头对马超说道:“少将军,他们说没有偷口粮,是这些汉人士兵故意刁难,抢了他们的野菜,还先动手打的人。”

双方各执一词,现场顿时陷入僵局。

周围的士兵们也分成了两派,汉人士兵纷纷指责羌人,羌人士兵也怒目而视。

马超的脸色越来越难看,他知道,汉、羌士兵之间的矛盾由来己久,这样的斗殴事件时有发生。

若是处理不当,只会让矛盾更加激化,影响军队的凝聚力。

就在这时,陈砚深吸一口气,上前一步,躬身说道:“少将军,在下有一言,不知当讲不当讲。”

所有人的目光都集中到了他的身上。

马超看着这个陌生的记室,眼神带着一丝审视:“你有何话要说?”

陈砚定了定神,缓缓说道:“少将军,此事究竟是谁的过错,一时之间难以查证。

但无论如何,斗殴伤人,扰乱军纪,都是不对的。

如今军营之中,粮草本就紧张,汉、羌将士同属一军,当同心同德,共御外侮,岂能因些许小事自相残杀?”

他顿了顿,继续说道:“属下以为,当务之急不是追究谁对谁错,而是平息事端,化解矛盾。

不如将双方各打五十军棍,以儆效尤。

同时,应当规范粮草分配,公平对待汉、羌将士,避免再因口粮之事发生冲突。

另外,可挑选通晓汉、羌语言的士兵作为联络官,加强双方的沟通,消除隔阂。”

陈砚的话条理清晰,既指出了问题的关键,又提出了切实可行的解决方案。

周围的士兵们都安静了下来,看向他的目光带着一丝惊讶。

马超也有些意外地看了陈砚一眼,这个不起眼的记室,竟然有如此见识。

他沉吟片刻,点了点头:“所言甚是。

就按你说的办,将参与斗殴者各打五十军棍,即刻执行!

另外,传令下去,粮草分配务必公平公正,不得克扣刁难。

联络官之事,交由军侯负责办理。”

“喏!”

周围的军官连忙应道。

斗殴的士兵们虽然不情愿,但也不敢违抗马超的命令,被亲卫拉下去执行军棍。

围观的士兵们也纷纷散去,心中对这个敢于首言进谏的记室多了几分印象。

马超看着陈砚,眼神中的审视变成了一丝欣赏:“你叫什么名字?

在营中任何职?”

“回少将军,属下陈砚,乃是帐下记室。”

陈砚恭敬地回答。

“陈砚……” 马超默念了一遍这个名字,点了点头,“你倒是个有见识的人。

好好干,日后必有重用。”

说完,马超转身离去。

陈砚站在原地,看着马超的背影,心中稍稍松了口气。

这是他第一次在马腾阵营中展现自己的能力,虽然只是解决了一场小小的斗殴,但至少让马超注意到了他。

他知道,这只是一个开始。

想要辅佐马腾统一全国,还有漫长而艰难的路要走。

但他己经迈出了第一步,接下来,他要做的,就是凭借自己的智慧和努力,一步步获得马腾父子的信任,逐步推行自己的主张,解决阵营内部的问题,积蓄力量,等待逐鹿天下的时机。

朔风依旧在帐篷外呼啸,但陈砚的心中,却燃起了一丝希望的火焰。

他抬头望向帐篷外的天空,目光坚定。

三国乱世,西州之地,他陈砚,来了。

网友评论

发表评论

您的评论需要经过审核才能显示

小编推荐

最新小说

最新资讯

标签选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