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小说尽在安得书阁!手机版

安得书阁 > 言情小说 > 南山村种田日常

南山村种田日常

蓝精灵的长耳朵 著

言情小说连载

《南山村种田日常》火爆上线啦!这本书耐看情感真作者“蓝精灵的长耳朵”的原创精品林知暖王五主人精彩内容选节:(1)七月的日带着一种黏腻的透过长途大巴不算干净的车毫无保留地倾泻在林知暖的身车子在蜿蜒盘旋的山路上己经颠簸了将近西个小窗外的景色从整齐的楼房逐渐变成了起伏的、望不到尽头的越靠近目的地南山空气似乎也变得更加清带着泥土和植物被晒过的独特气林知暖关掉了手机里循环播放的毕业答辩PPT,将额头轻轻抵在微凉的车窗毕业论文的高分通过和几家农业科技公司抛来的橄榄都像是...

主角:林知暖,王五   更新:2025-11-10 16:47:01

继续看书
分享到:

扫描二维码手机上阅读

(1)七月的日头,带着一种黏腻的热,透过长途大巴不算干净的车窗,毫无保留地倾泻在林知暖的身上。

车子在蜿蜒盘旋的山路上己经颠簸了将近西个小时,窗外的景色从整齐的楼房逐渐变成了起伏的、望不到尽头的绿。

越靠近目的地南山村,空气似乎也变得更加清新,带着泥土和植物被晒过的独特气息。

林知暖关掉了手机里循环播放的毕业答辩PPT,将额头轻轻抵在微凉的车窗上。

毕业论文的高分通过和几家农业科技公司抛来的橄榄枝,都像是上辈子的事。

此刻,她心里揣着的,是爷爷半个月前那通语气异常轻快、却成为最后通话的电话。

“暖暖呐,爷爷在南山村给你留了个‘甜蜜的宝贝’,你忙完了,一定回来看看……”谁能想到,一周后,等来的却是爷爷突发疾病溘然长逝的噩耗。

处理完后事,律师告知她,爷爷林青山,一位在南山村独居了十几年的倔强老头,将他名下唯一的财产——一栋老屋和一个他倾注心血的小型蜂蜜加工坊,留给了她。

“甜蜜的宝贝”,大概就是指这个吧。

林知暖心里泛起点点酸涩的暖意。

父母早年离异,各自组建家庭,她是被经营着小农场的爷爷一手带大的。

童年最快乐的记忆,就是跟在爷爷身后,辨认各种作物,看蜜蜂如何采蜜。

后来爷爷卖了城里的农场,执意回了老家南山村,说是落叶归根,也图个清静。

这些年,她只有寒暑假才能回来小住,但对这片土地和爷爷的依恋,却从未减少。

爷爷总说:“暖暖,土地最实在,你付出多少,它就回报你多少,从不骗人。”

车子在一个略显简陋的招呼站“吱呀”一声停下,打断了林知暖的思绪。

“南山村到了!”

司机师傅粗着嗓子喊道。

她拎着简单的行李箱下了车,热浪扑面而来。

招呼站其实就是个立了牌子的路口,一条更窄的水泥路通向村庄深处。

路两旁是茂密的竹林,知了声此起彼伏,叫得人心躁,却又奇异地衬托出山村的宁静。

按照模糊的记忆,林知暖拖着箱子往里走。

几年没回来,村子似乎变化不大,白墙黑瓦的民居错落分布,偶有几栋新建的小楼夹杂其间。

这个时间点,村里很安静,只有几条土狗懒洋洋地趴在树荫下,警惕地抬眼看了看她这个陌生人,又耷拉下脑袋继续打盹。

几个老人坐在自家门前的石凳上,摇着蒲扇,目光随着她的移动而移动,带着毫不掩饰的好奇。

她朝着记忆里爷爷老屋的方向走去。

那屋子在村子偏南边的山脚下,相对独立。

越走,心里那份因熟悉感而生的忐忑就越明显。

爷爷说的“甜蜜的宝贝”,究竟是什么样的光景呢?

(2)爷爷的老屋还是记忆中的样子,一栋有些年头的砖瓦平房,带着一个不小的院子。

只是院墙上爬满了疯长的野草,一把生锈的大锁挂在木门上。

林知暖从背包里摸出律师给她的钥匙,费了点劲才打开锁。

推开吱呀作响的木门,院子里的景象让她愣了一下。

院子一角,整齐地码放着几十个蜂箱,但异常安静,只有零星几只蜜蜂飞舞,大部分箱体看起来陈旧,似乎己久未打理。

旁边是一个搭建起来的简易棚子,里面放着一些沾满灰尘的桶、漏斗和封装机器,这就是爷爷倾注心血的蜂蜜加工坊了。

一股混合着霉味、尘味和淡淡蜂蜜残香的气息扑面而来。

景象有些破败,但收拾得还算整齐,能看出爷爷生前最后的努力。

她正打量着,一个略带沙哑却中气十足的声音在身后响起:“是……知暖丫头吗?”

林知暖回头,只见一位穿着朴素汗衫、头发花白但精神矍铄的老奶奶站在门口,手里还拎着个小竹篮,里面装着几根新鲜的黄瓜。

“顾奶奶!”

林知暖立刻认了出来,这是住在不远处的顾奶奶,看着她长大的,也是爷爷在村里最好的老邻居之一。

“哎哟,真是暖暖!

刚才听村头老王说你回来了,我还不信呢!”

顾奶奶脸上绽开慈祥的笑容,快步走进院子,拉着林知暖的手上下打量,“长大了,更俊了!

毕业了?”

“嗯,刚毕业。”

林知暖心里一暖,“回来看看爷爷留下的……东西。”

提到爷爷,顾奶奶叹了口气,拍了拍她的手背:“你爷爷是个好人,就是太要强了……唉,你回来就好,回来就好。

这屋子好久没人气了,晚上去奶奶家吃饭,我给你烙饼吃!”

“谢谢顾奶奶,我先收拾一下。”

林知暖笑着应下。

顾奶奶放下黄瓜,又絮叨了几句村里近况,才念叨着“晚上一定来啊”离开了。

送走顾奶奶,林知暖深吸一口气,推开了老屋的房门。

屋内陈设简单,收拾得干干净净,爷爷的遗像摆在堂屋的方桌上,笑容温和。

她鼻子一酸,上前点了三炷香。

在爷爷常坐的那张旧书桌上,她发现了一个用牛皮纸包得整整齐齐的文件夹。

打开一看,里面除了房产证、加工坊的一些简陋手续文件外,最上面是一张手写的清单,字迹是爷爷的,苍劲有力,但笔画末尾有些虚浮,似乎是身体不适时写的。

清单标题是:《南山村乡亲借款明细》。

林知暖的心猛地一跳,一种不祥的预感袭来。

她逐行看下去:王友福(五爷爷):30,000元(用于购买优质蜂种,约定以蜜抵债,年利5%)李秀芬:20,000元(其夫工伤借款,应急,无息)张桂香(村头小卖部):8,000元(加工坊周转,月利1%)赵大伯:5,000元(孙子学费,无息)……林林总总,竟然有十几笔,借款人多是村里的老人,数额从几千到几万不等,总计:二十万三千七百元整。

清单最下面,爷爷用更重的笔迹写了一行字:“暖暖,若你看到这个,替爷爷把乡亲们的钱还上。

蜂坊虽小,是好产业,坚持下去,必有甜头。

爷爷对不住你,给你留了担子。”

二十万!

林知暖拿着纸的手微微颤抖。

对于一个刚毕业、还没开始工作的学生来说,这无疑是一笔天文数字。

爷爷信中说的“甜蜜的宝贝”,原来不仅仅是这老屋和破旧的蜂坊,更是这份沉甸甸的债务和托付!

她原本计划只是回来看看,处理完遗产就回城找工作开始新生活。

可现在……爷爷的遗愿,乡亲们的养老钱、救命钱、学费钱……(3)正当林知暖对着债务清单心乱如麻时,院门外传来一阵沉稳的脚步声。

她抬头望去,看见一个高大的身影逆光站在门口。

来人穿着一件洗得发白的绿色作训服,身姿挺拔,寸头,眉眼深邃,皮肤是健康的小麦色,看起来二十多岁。

他迈步走进院子,步伐有力,带着一种干练的气质。

“你是林知暖?”

男人开口,声音低沉,带着确认的语气。

“我是。

你是……?”

林知暖有些疑惑,村里同龄的年轻人她大多不认识。

“顾青山。”

男人言简意赅,“村里的书记。

顾奶奶是我奶奶。”

林知暖恍然,小时候似乎听说过顾奶奶有个孙子在很远的地方当兵,很少回来。

原来他己经退役,还当了村支书。

“顾书记,你好。”

林知暖礼貌地点头。

顾青山目光扫过她手上拿着的文件夹和那张显眼的清单,眼神里没有太多意外,似乎早知道她会看到这些。

“看到林爷爷留下的东西了?”

“嗯。”

林知暖心情复杂地把清单递过去,“爷爷他……欠了村里好多钱。”

顾青山接过清单,快速扫了一眼,眉头微蹙,但神色平静。

“林爷爷是个好人,他想把蜂坊做起来,带着几户老人一起增收。

去年天气不好,蜜源差,投进去的钱还没见着回报,人就……”他顿了顿,将清单递回,“这些债,大多是乡亲们省吃俭用攒下的。

王五爷的三万,是他攒了十年的养老钱。”

他的话像锤子,一字一句敲在林知暖的心上。

压力具象化了,不再是纸上的数字,而是一个个鲜活的面孔和他们背后的期盼与艰难。

她沉默了几秒,抬起头,目光看向院子里那些寂静的蜂箱,又看向爷爷的遗像,最后看向顾青山,眼神逐渐变得坚定:“爷爷的遗愿,我接下了。

这钱,我会还。”

顾青山深邃的眼中掠过一丝不易察觉的惊讶。

他见过太多被现实压垮的年轻人,也预想过这个城里来的女大学生可能会有的各种反应——抱怨、推脱、或者首接一走了之。

如此干脆的承诺,出乎他的意料。

“二十万不是小数目。”

他提醒道,语气平和,不带质疑,只是陈述事实。

“我知道。”

林知暖深吸一口气,空气里那丝若有若无的蜂蜜甜香,此刻仿佛成了某种支撑,“我是学农业的,爷爷留下了蜂坊和这些基础。

只要想办法,总能找到出路。

我不能让爷爷失信于人,也不能让乡亲们的钱打了水漂。”

她走到一个蜂箱旁,轻轻拂去上面的灰尘。

几只工蜂受到惊扰,嗡嗡地飞了出来,绕着她盘旋了几圈,又落回了箱体。

阳光透过竹叶的缝隙,在她清秀的侧脸上投下斑驳的光影。

顾青山看着她的动作和神情,那里面有悲伤,有沉重,但更多是一种不容置疑的认真和初生牛犊不怕虎的韧劲。

他沉默了片刻,开口道:“村里会尽力提供支持。

有什么需要,可以到村委找我。”

说完,他点了点头,便转身离开了院子,高大的身影很快消失在村路尽头。

院子里又恢复了安静,只剩下愈发喧嚣的蝉鸣。

林知暖独自站在老屋前,看着清单上密密麻麻的数字,又望向远处云雾缭绕的南山。

前路迷茫,债务如山。

但脚下是爷爷热爱的土地,身后是爷爷未竟的事业和沉甸甸的信任。

她拿出手机,找到那份待遇最优厚的Offer,点击了“拒绝”。

然后,她打开备忘录,新建了一个文档,标题为:《南山村蜂业振兴计划V1.0》。

第一个任务:摸清家底,评估蜂群现状。

而清单上排在第一位的债主,那位借出三万块养老钱的王五爷爷,无疑是攻克技术难关和赢得信任的关键。

南山村的故事,和她这个“负”一代的奋斗,就从这“甜蜜的负担”中,正式开始了。

网友评论

发表评论

您的评论需要经过审核才能显示

小编推荐

最新小说

最新资讯

标签选书